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需从材料控制、施工工艺、细节处理及验收规范五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砖块质量
严格审核砖的出厂合格证,确保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承重结构砖需进行复试。
砖块需提前1~2天湿润(烧结砖含水率60%~70%,灰砂砖5%~8%),严禁干砖或吸水饱和状态使用。
不同品种砖不得混砌,防潮层以下或冻胀地区禁止使用多孔砖。
砂浆与辅助材料
水泥、砂等原材料需有合格证,中砂使用前过筛,掺合料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拉结筋、预埋件等需防腐处理,框架柱预埋钢筋需清理并砌入砖缝。
基础与作业条件
完成地基、基础隐蔽验收,弹好轴线、墙身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立皮数杆间距15~20m。
回填土需夯实,防潮层抹平,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砌筑。
砌筑方法
采用“三一”砌筑法或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粘结性良好。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竖向灰缝不得有透明缝、瞎缝或假缝。
细节处理
拉结筋:墙长<5m或层高2倍时设构造柱,高度<4m时设水平系梁。
预埋件:宽度<300mm处设平拱或过梁,灰缝成楔形缝(底宽≥5mm,顶宽≤15mm)。
主控项目
检查砖强度、砂浆强度、灰缝饱满度、斜搓留置及拉结筋处理。
竖向灰缝需垂直对齐,避免游丁走缝。
一般项目
墙体垂直度、平整度,错缝搭接长度≥60mm,接槎可靠。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确保结构安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