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全文如下: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曹操在公元207年北征乌桓胜利后,途经碣石山时所作。碣石山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秦皇岛市,东临渤海。
2.诗的艺术特点:《观沧海》以其豪放磅礴的气势和生动具体的描绘,充分体现了曹操的壮志豪情和雄心壮志。诗中所描绘的海景,既有壮观的景象,又有细腻的情感,表现出诗人豪放而深沉的性格。
3.诗的主题思想:这首诗以大海为背景,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示了曹操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表现出曹操胸怀天下的壮志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的来说,《观沧海》是一首表达曹操壮志豪情和对国家统一坚定信念的诗歌,充分体现了他的伟大人格和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