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蝉的核心步骤包括场地选择、卵枝采集与埋殖、养殖管理及采收。以下是具体方法:
树种要求
优先选择杨柳树、白柳、苹果树等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的果树,或河滩地带。树皮需较薄,枝叶丰富且细小便于附着。
土壤条件
土壤需疏松湿润、无沙化或板结,无蚂蚁、鼠类等害虫。可结合上年蝉产卵较多的区域,以提高卵的孵化率。
采集时机
在蝉产卵后的8-10天(农历7月左右),采集带有颗粒状卵粒的干树枝。此时树枝末端青绿,末梢干枯。
埋殖方法
栽种白柳或杨柳苗,株距35厘米,行距90厘米,形成密集种植区。
在树干离地面20厘米处挖3厘米深沟,埋入卵枝并覆土9厘米,压实土壤。
环境控制
雨季排水防涝,旱季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地下覆盖麦秸等保温材料,帮助蝉度过寒冷冬季。
树体养护
定期追施腐熟农家肥,促进枝叶生长,为蝉提供营养。
清除蚁穴、鼠害及大型动物(如牛)的侵扰。
诱捕时机
蝉若虫发育至体重大约4.5-5克时(约2年后),会爬出地面。此时在树干离地面30-50厘米处设置光滑隔离带(如塑料薄膜),防止其爬上树。
产量提升
通过密集埋枝(如每棵树根部埋1-2根卵枝),可提高蝉蛹出土率,产量是零散埋枝的6倍以上。
总结 :人工养殖蝉需充分利用果树或河滩地下的空间,通过科学管理树体环境和卵枝埋殖,实现高效产卵与采收。整个周期约需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