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烧砖需掌握从原料处理到成品烧制的完整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土料采集
选用地表下二尺深的古土壤(约8万-12万年前形成),其粘性高且质地柔和。
粉碎与筛分
挖掘出土料后,经自然风化(半年)和人工粉碎、筛分,去除杂质,保留细密纯土。
和泥与配比
将土料加水搅拌至含水率适中(类似和面),反复揉炼5-6次。部分工艺会添加煤矸石等辅料(如20%粘土+75%煤矸石)以增强强度。
制模与脱模
将和好的泥料倒入特制木模压实,用带细钢丝的铁铲刮平表面,脱模后需在背面铺细沙防粘连。
晾晒与干燥
脱模后的坯体需阴干(避免曝晒),待完全干燥后码放晾晒,形成砖坯。
装窑与封窑
将砖坯侧立码放,每层错开角度以利通风。烧制时先用煤炭或蒿草(成本降低)作燃料,火候需经验控制。
青砖特殊工艺
烧至火候后封窑(封泥超50公分),注入清水围堰,利用水汽激变法使砖体快速转锈,形成青砖。
成品处理
烧制完成后需焖烧(封窑后继续保温),待砖体冷却后取出,红砖需自然冷却,青砖需焖烧至敲击声清脆。
火候控制 :红砖以煤炭为主,青砖需封窑加湿;密实砖可用麦草等缓烧。
设备与安全 :传统工艺依赖手工制模和窑炉,需注意操作安全;现代工艺可结合机械设备提高效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砖块烧制,但需根据砖型调整工艺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