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钢筋布置需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符合设计要求
按图纸标示位置线布放钢筋,确保覆盖层和间距符合规范(如双向主筋交叉点每点绑扎牢,相邻绑扎点铁丝扣成八字形)。
分层布置与支撑
双层钢筋网 :上层钢筋下方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间距根据板厚调整(如板厚≤300mm时撑脚直径8~10mm)。
筏板基础 :上下层钢筋交叉布置,长向钢筋在下(承受短边弯矩),短向钢筋在上。
基础处理
清理地基表面,弹出钢筋位置线,运输钢筋并按线布放。
绑扎与固定
双向主筋交叉点全扎牢,中间部分可交错绑扎。
立方柱基础插筋箍筋尺寸比柱筋小1个直径,确保连接牢固。
保护层与垫块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0mm(无垫层时≥70mm),用保护层厚度仪或钢尺抽查。
垫块间距500~600mm,梅花形布置,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长度优化
长向底板长度<2500mm时,内侧钢筋长度取0.9倍底板长度并交错布置,减少应力集中。
环境适应性
高湿度或腐蚀环境需增加保护层厚度(如至50mm),并加密垫块(间距≤400mm)。
规范冲突处理
设计与标准不一致时,以设计文件为准,必要时通过图纸会审确认。
检查钢筋间距、绑扎牢固度及保护层厚度,确保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