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桑葚需综合考虑选种、土壤、种植方法及后期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种子处理
从成熟果实中取出种子,用50℃温水浸泡12小时催芽,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约1-2周发芽。
幼苗选择
购买健康无病虫害的桑葚幼苗,或自行扦插育苗(选择健壮枝条,剪成15-20厘米带2-3个芽眼的插穗)。
土壤要求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pH值6-7,避免低洼积水地。
种植位置
需向阳、土层深厚且近水源处,室外种植需提前改良土壤,添加腐叶土和粗砂。
定植操作
室外:挖坑(深度约30厘米),施足基肥(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将幼苗根系舒展后填土压实,浇透水。
盆栽:选用直径30厘米以上的花盆,底部铺粗砂加底肥,栽种后浇透水。
密度控制
平地种植株距1.5米、行距3米,避免过密影响通风。
水肥管理
基肥:冬季或早春施入有机肥。
追肥: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各追一次复合肥(30-50公斤/亩),并补充钾肥和硼肥。
水分:保持土壤湿润,萌芽期控制浇水,果实膨大期增加灌溉。
修剪与病虫害
定期修剪:冬季或早春剪除病枝、弱枝,保持树冠通风。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
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选耐寒(北方)或抗病(南方)品种。
大棚种植 :若遇极端天气,可用大棚保护,但需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
通过以上步骤,结合科学管理,可有效种植出高产优质的桑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