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长3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长呢?
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再对折一次,长度又变为对折一次后的长度的一半。所以,对折两次后的长度是原来长度的1/4。所以,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是3米除以1/4,等于12米。
1.对折原理:绳子对折一次,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对折两次,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的一半,即1/4。这是因为每次对折都将绳子的长度减半,因此对折n次后,绳子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的-n次方分之一。
2.逆运算应用: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利用了逆运算。逆运算是指在某种运算的逆方向进行的运算,如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在这里,我们利用了除法来找出原来的长度。
3.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道问题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理解并运用对折原理和逆运算,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综上,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是12米。这个问题再次证明了数学的重要性,它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