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制作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处理
选择含碳原料(如木材、竹子、椰壳等),经烘干、去杂、粉碎成细粉。
炭化
将粉末放入高温炉中炭化,生成生炭。此过程需控制温度(约800-1000℃)和氧气含量,确保充分转化。
热解活化
生炭在热解炉中高温处理(约800-1000℃),通过气化反应(如CO、H₂生成)形成多孔结构,最终得到活性炭。
后处理
活化后需筛分去除杂质,干燥后包装。
原料预处理
含碳原料与化学药剂(如磷酸、氯化锌、氢氧化钾等)按比例混合,经炭化、氧化等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活化处理
物理活化 :将炭化物与水蒸气、烟道气等气体在高温下反应,形成孔隙结构。
化学活化 :使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如碳酸钠)浸泡炭化物,通过化学反应扩大孔径。
洗涤与干燥
活化后需多次水洗去除残留化学物质,最后干燥处理。
安全性 :物理法需注意火源控制,化学法涉及化学品使用,需做好防护。
效果优化 :可通过调节温度、活化剂种类或处理次数提升活性炭吸附性能。
以上方法可根据需求选择,物理法环保且成本较低,化学法可定制孔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