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属于余额。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净利润,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和税收后,剩余的部分。这部分利润并没有被分配给股东,因此被称为“未分配”。在会计处理中,未分配利润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留存收益”项目,它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个时点上的利润积累情况。
在会计报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列示通常是基于余额而非发生额。具体来说,未分配利润的余额是在一定时期结束时,根据该时期内的净利润、亏损、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以及其他影响未分配利润的因素计算得出的。这意味着,未分配利润的数值是累积的,它包括了之前所有会计期间未分配利润的累计数。
与之相对的是“发生额”,它通常用于反映某项经济业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际发生的数额。例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都是按发生额来列示的。未分配利润由于涉及到时间的累积性,因此不适用于“发生额”这一概念。
1. 未分配利润的变动通常受到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分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 在会计准则中,未分配利润的变动需要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将部分利润以现金分红的形式分配给股东,或者将其留在企业内部用于再投资。
3. 未分配利润的多少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同时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