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仞岳上摩天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意思是山峰高达五千仞,直插云霄,与天空相接。这里的“仞”是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相当于八尺,所以五千仞相当于四千尺,约合现在的1200米左右。这样的高度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形容山峰之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
陆游在诗中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观,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在这里,高耸的山峰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而“摩天”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精神的高远和坚定。
1. 这句诗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样的描绘手法非常常见,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2. “五千仞岳上摩天”这样的诗句,在现代汉语中依然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高耸的山峰或比喻人的志向高远。
3. 在地理学中,山峰的高度也是衡量其壮观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中国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8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常被用来象征力量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