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是台湾省著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自然地理特征
台湾省第一大天然湖泊,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约7.9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公里。
地形为壅塞湖,由山体截流形成,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呈圆形,南半湖呈弯月形,因蓄水发电后湖形演变为枫叶状。
气候与生态
气候温和,冬季平均气温15℃以上,夏季平均气温22℃左右,是夏季避暑胜地。
湖泊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拥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人文景观
四周群山环抱,分布着玄奘寺(存有玄奘遗骨)、文武庙、涵碧楼等历史建筑,以及月潭与头社自行车道(单车道,适合骑行)。
原住民邵族聚居地,保留丰富民族文化。
旅游价值
以“湖光山色”著称,晨昏景色各异,四季景观不同,被誉为“台湾仙境”和“天池”。
湖滨设有自行车道,月潭自行车道为唯一贴近湖边的单车道,适合户外活动。
地理位置
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山之南,介集集大山与水社大山之间。
以上特点综合了日月潭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及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