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管理需围绕土壤、水肥、修剪、病虫害及采后处理五个核心环节展开,具体方法如下:
土壤改良 :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前深耕并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亩)和复合肥,改善土壤结构。
排水系统 :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避免雨季积水导致根系病害。
合理浇水 :根据季节和土壤墒情调整,萌芽期、果实膨大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裂果。大棚内棚温18-30℃时促进果实膨大,夜间最低温>15℃时揭膜通风。
施肥方案 :
基肥 :秋季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氮、磷、钾比例3:1:2),每株约1kg。
追肥 :萌芽前施氮肥,开花前施磷肥,果实膨大期施钾肥(如磷酸二氢钾0.3%),提高品质和产量。
冬季修剪 :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抹除无效芽、过密芽及双芽,保留计划新梢量的120%-130%。
夏剪 :新梢长到7-8片叶时进行,分3次抹芽,减少养分消耗,避免枝条瘦弱。
预防为主 :定期清园、覆盖薄膜(大棚)和喷施杀菌剂(如石硫合剂、多菌灵)预防病虫害。
针对性用药 :霜霉病喷68%金雷或霉多克,红蜘蛛喷吡虫啉,幼果期喷扑海因防病。
果实处理 :疏除畸形果、劣果,套袋前喷杀虫杀菌剂,促进上色和糖分积累。
土壤管理 :采收后施速效氮肥,降低叶片黄化风险,为次年丰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系统化管理,可有效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病虫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