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以月饼、鸭子、芋艿和毛豆为核心,搭配酒酿小圆子等甜品,形成独特的节日饮食文化。具体如下:
月饼
作为中秋必备,上海月饼以鲜肉月饼为经典,外皮酥脆、肉馅鲜嫩,老字号如光明村、泰康真老大房备受推崇。广式月饼(豆沙、莲蓉等)和网红口味(芋泥、小龙虾)也广受欢迎。
鸭子
吃鸭是上海中秋传统习俗,代表“滋阴生津”。常见做法包括盐水鸭、烤鸭、酱鸭和八宝鸭。八宝鸭以糯米、鸭肉、冬菇等八种食材制成,口感丰富。
芋艿
象征团圆与吉祥,常与毛豆同煮(“毛豆荚烤芋头”)或清蒸。芋艿的谐音“运来”寓意好运连连,部分家庭还会将芋艿与扁尖笋炖汤。
毛豆
象征兄弟姐妹团结,传统吃法为“毛豆荚烤芋头”,选用本地“牛踏扁”毛豆,豆子扁平肥大,甜津津的。荚的谐音“佳”“吉”寄托吉祥愿望。
酒酿小圆子
甜品代表团圆,甜酒酿搭配桂花香气,象征家庭和睦。需注意糯米粉汤圆易消化,不宜过量。
其他习俗 :部分家庭会准备老鸭粉丝汤(滋补佳品)或蟹类(如太湖蟹),但月饼、鸭子、芋艿和毛豆仍是核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