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的分类方式主要基于电路结构、信号处理方式及功能特点,具体如下:
甲类功放(A类)
信号周期内始终导通,无交越失真,音质纯净但效率低(约25%)、发热量大。
适用于对音质要求极高的场景,如专业音响、古典音乐播放。
乙类功放(B类)
信号周期内仅一半时间导通,效率高(约50%),但存在交越失真,声音粗糙。
常用于高功率输出场景,如车载音响、专业扩声系统。
甲乙类功放(AB类)
结合A类和B类优点,效率提升至约60%-70%,失真减少但发热仍较高。
丁类功放(D类)
采用开关技术,效率可达90%以上,但高频失真明显,适用于低音炮等场景。
模拟功放
处理连续信号,音质自然,但动态范围有限。
数字功放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音质稳定且可调节,但依赖解码器。
家用功放
侧重音质与便携性,常见于家庭影院系统。
专业功放
高功率、低失真,适用于演出、录音等场景。
汽车功放
高功率、高稳定性,满足车载音响需求。
选择建议 :若追求音质,优先甲类;若注重效率,可选乙类或丁类;家用场景多用模拟功放,专业场景推荐专业级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