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节日,涵盖祭祀、庆典、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内涵:
火把节
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持续3天。活动包括祭祀祖先、摔跤、赛马、篝火晚会等,象征驱邪祈福、团结奋进。
彝族年(库斯)
农历十月举行,是丰收后的祭祀与庆典节日。期间有歌舞表演、长街宴,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未来的祈愿。
补年节(麻龙火)
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十一日再次庆祝,以祭祀龙神为主,规模较大。
密枝节(祭密枝)
流行于滇南彝族地区,农历十一月举行,持续7天。是祭祀密枝(彝族创世女神)的重要节日,包含歌舞、祭祀仪式。
哑巴节
云南祥云彝族独有,已有千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非遗。以“哑巴”表演为特色,展现独特的民族艺术。
其他补充 :
庆年节 :农历十月举行,以歌舞、拜年为主,庆祝丰收与团圆。
姑娘节 :春节后第一个属牛日,阿鲁族传统情人节,包含对歌、婚俗等习俗。
以上节日均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彝族与自然、祖先的紧密联系及社会生活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