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装修污染需从材料选择、施工管理、通风净化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环保材料优先
选用E0级或ENF级板材、十环认证涂料、水性漆或天然植物涂料,避免油性漆和含苯胶粘剂。
选择A类天然石材,避免C类石材;人造木板需E1级以上,胶粘剂不含甲醛。
控制溶剂使用
施工中禁止使用苯、甲苯等溶剂,涂料、胶粘剂等需封闭存放,废料及时清出。
木地板避免沥青防腐剂,塑料地板不使用溶剂型胶粘剂。
施工工艺规范
板材切割后需封边,木质产品刷漆要彻底,局部装修后及时污染防治。
采用节能型灯具和节水型建材,减少粉尘和能源消耗。
科学通风
装修后通风3-6个月,高温高湿季节加速释放;搭配工业风扇和空气净化器,提升净化效率。
入住前开启空调/暖气时同时开窗,避免漆面开裂。
辅助净化方法
使用活性炭包(每10㎡1kg,每月暴晒再生)和绿植(如龟背竹、吊兰)吸附污染物。
定期清洗窗帘、沙发套等布艺品,反复浸泡晒干。
入住前检测
由第三方CMA认证机构检测甲醛、苯、TVOC、氡气,合格标准为甲醛≤0.08mg/m³。
购买材料时索要环保认证报告,保留样品作为证据。
超标治理
甲醛超标可选用“千紫甲醛一喷净”等正规产品,或委托专业机构治理。
增温加湿(夏季用清水或加湿器)可加速甲醛释放。
避免材料叠加污染 :设计时控制单位面积材料用量,防止甲醛、苯等释放叠加。
选择正规施工方 :考察施工队资质,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装修污染,保障室内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