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泥处理需结合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四类:
脱水处理
通过机械压滤、板框压滤机或自然晾干降低污泥含水量,目标含水率通常控制在30%-40%。脱水后的污泥更易后续处理,且运输安全。
压缩填埋
传统方法,通过分层压实减少体积,但存在占地面积大、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需配合防渗膜和气体处理技术。
厌氧消化
在密闭容器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甲烷)和有机肥,减少体积并回收能源,适用于含水量高、易发酵的污泥。
高温高压水解
在193℃、1.25MPa条件下处理污泥,可杀灭病原体并分解有害物质,生成高氮磷含量的有机肥。
焚烧
高温氧化分解污泥,彻底消除有机物和病原体,但需专业设备并处理二恶英等有害气体,成本较高。
热解
高温分解产生石油类物质和固态残渣,可制砖或作为路基材料,但需控制条件避免能耗过高。
制肥
脱水后的污泥与有机废弃物混合制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建筑材料
污泥可制成砖块、陶粒等,用于建筑行业。
通常采用“预处理+主处理+资源化”的组合模式。例如:
预处理 :污泥浓缩、脱水至含水率30%-40%;
主处理 :厌氧消化或焚烧处理;
资源化 :将处理后的污泥转化为肥料或建筑材料。
选择具体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污泥性质、处理目标及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