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上的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统,用于精确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位置。
经度(longitude)是指通过某个地点的子午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距离。本初子午线是指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被定为经度的起始线,即经度0°。经度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180°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相对,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纬度(latitude)是指通过某个地点的纬线与赤道之间的角度距离。赤道被定为纬度的起始线,即纬度0°。纬度向北、向南各分90°,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90°纬线,即北极点和南极点,与赤道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在地球仪上,经度和纬度的度数是精确划分的,以方便人们准确地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点。
1.地球仪上的每一度经度和纬度在地球表面实际距离是不同的。在赤道上,每一度纬度的距离大约是111.32公里;在任意经线上,每一度的距离大约是111.32公里乘以cos纬度。
2.地球仪上的经度和纬度最早由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提出,为地理定位提供了便利。
3.除了经度和纬度外,地理坐标系统还包括海拔高度,以此形成三维坐标系统。
综上所述,地球仪上的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