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是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的地名,其含义与历史传说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核心含义
摘刀因三国时期关羽在此屯兵,并将青龙偃月刀插于巨石缝中的传说得名。该地因关羽频繁驻军而被称为“掇刀”,后沿用至今。
历史渊源
传说关羽常将重达80公斤的青龙偃月刀“掇于石”,巨石因此得名“掇刀石”,后改称“掇刀”。 - 《荆门州志》等史书记载,掇刀石位于虎牙关南黄岭铺北,地势险要,是三国时期军事要塞。
名称争议与现代用法
《说文解字》中“掇”本义为“拾取”,但现代荆门方言中“掇”读作duō,意为“插”或“捣”,与关羽传说中的“掇刀”动作相关。 - 荆门市将此地划为“掇刀区”,路牌读作duō dāo,体现了地方语言特色。
其他关联传说
有说法称,掇刀原名“凤凰铺”,因春秋时期白公胜之妻贞姬在此驯鸟,传说凤凰栖息而得名,后因关羽传说演变为现名。
总结 :掇刀是关羽镇守地名的核心来源,兼具历史军事意义与地方文化特色,其名称因方言发音差异在现代产生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