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钢在淬火后需要冷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轴承钢在经过淬火处理后,虽然其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淬火过程中钢的内部组织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导致钢的残余奥氏体和未溶碳化物等不稳定组织存在。这些不稳定组织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发生转变,从而降低轴承钢的机械性能。
为了消除这些不稳定组织,进一步提高轴承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通常需要在淬火后进行冷处理。冷处理是将淬火后的轴承钢在-70℃至-80℃的低温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并使未溶碳化物析出。
通过冷处理,轴承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硬度:冷处理后,轴承钢的硬度可提高约3~5HRC,从而提高其耐磨性。
2. 提高韧性:冷处理可以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提高轴承钢的韧性。
3. 改善尺寸稳定性:冷处理可以消除淬火应力,提高轴承钢的尺寸稳定性。
4. 提高耐腐蚀性:冷处理可以提高轴承钢的耐腐蚀性。
1. 冷处理温度的选择:冷处理温度的选择应根据轴承钢的成分和淬火温度来确定。通常,冷处理温度在-70℃至-80℃之间。
2. 冷处理时间:冷处理时间应根据轴承钢的厚度和冷处理温度来确定。一般而言,冷处理时间在2~3小时之间。
3. 冷处理后的回火:冷处理后,轴承钢的硬度较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降低硬度、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韧性。回火温度通常在150~200℃之间,保温时间为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