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较线(即导线规格匹配与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载流量计算
铜线 :10平方毫米以下每平方5A,100平方以上每平方3A(如1.5平方毫米铜线电流10A,2.5平方毫米16A)。
铝线 :载流量为铜线的一半(如10平方毫米铝线电流5A)。
环境温度影响 :高温或穿管时需按80%-90%折算载流量。
截面倍数关系
10平方毫米以下:载流量=截面×5(如6平方毫米=30A)。
100平方毫米以上:载流量=截面×3(如120平方毫米=360A)。
25-35平方毫米:四倍与三倍载流量分界处。
分界点处理
25平方毫米铜线实际载流量约97A(口诀100×3×0.9),35平方毫米约117A(100×3×1.17)。
选择时需留足安全余量,避免满载运行。
特殊场景调整
穿管敷设时,载流量打8折;高温环境再打9折(如10平方毫米铜线实际载流量约36A)。
裸铝线载流量=铜线×1.5(如16平方毫米裸铝线=24A)。
铝芯绝缘线需按截面倍数计算载流量,裸铝线则直接加50%(如16平方毫米裸铝线=24A)。
总结 :较线需结合截面、材质及环境条件综合判断,优先参考标准载流量表,并确保安全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