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画制作步骤可分为材料准备、基础造型、细节雕刻、上色与后期处理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基础材料
石膏粉与水按1:1或2: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石膏粉与水的比例需根据石膏类型调整)。
需准备石膏模具(如塑料、木质或金属)、画笔(大号用于底色,小号用于细节)、砂纸(打磨表面)、颜料(丙烯或水彩)。
打形与构图
用铅笔或马克笔在石膏表面勾勒出大致轮廓,注意比例和动态关系(如头颈胸比例、重心平衡)。
可参考实物或草图,确保结构准确,尤其经典形象需反复校准。
铺色定调
底色用大号画笔涂抹,注意色彩搭配与明暗关系(如用灰色表现受光区,提亮转折)。
干燥后用纸笔在明暗交界线处卡点过渡,大面积揉擦虚化,实现“点实面虚”效果。
基础雕刻
用雕刻工具(如小刀、针)在石膏上刻画细节(如花瓣纹理、人物轮廓),注意力度控制。
雕刻后用砂纸打磨,确保清晰光滑。
强化塑造
逐层增加细节和层次,通过对比强化立体感(如加深阴影、突出高光)。
可结合纸笔技法,如揉擦、拓印(如镶入铅丝网提高坚硬度)。
色彩叠加
底色干燥后逐层上色,小号画笔精细处理细节,注意色彩过渡自然。
可使用丙烯颜料或水彩,根据主题选择色调。
最终调整
全面检查画面,调整松紧节奏与空间感,确保整体协调。
干燥后装裱保存,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事项 :石膏干燥时间受环境湿度影响,需耐心等待;雕刻时避免过深或过浅,影响细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