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记载,日本在20世纪前半叶,特别是在中日战争期间,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黄金。
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中国期间,通过战争赔款、掠夺民间财富、强制征用和黄金储备等方式,大量掠夺中国的黄金。其中,最着名的一次是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从中央银行掠夺了大约2.7吨的黄金。此外,在1930年代,日本还通过“满洲国”政府,从中国东北掠夺了大量黄金,估计总价值超过10亿日元。
在战争后期,日本为了弥补物资短缺,更是变本加厉地掠夺中国的黄金资源。据估计,日本从中国掠夺的黄金总量可能高达50吨以上。这些黄金被用于日本的战争经费、物资采购以及兑换外汇等。
战争结束后,部分被掠夺的黄金被归还给中国,但仍有大量黄金不知所踪。这些黄金的去向一直是一个谜团,有说法认为它们被转移到了日本本土或海外。
1. 日本侵略中国期间,除了掠夺黄金,还掠夺了大量的文物、艺术品等贵重物品。这些掠夺行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有关日本从中国掠夺黄金的具体数字,由于历史资料的不完整性,至今仍存在争议。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给出的估计数字有所不同。
3. 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争议依然存在。日本掠夺中国黄金等问题,成为了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