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人口激增与资源分配失衡
孟加拉国人口增长率长期居世界前列(约2.5%),而经济增速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大量新增人口导致人均资源极度匮乏,60%人口仍面临温饱问题,35%为绝对贫困人口。此外,宗教文化因素也加剧了生育压力。
经济结构单一且依赖初级产业
国内经济高度依赖农业,黄麻出口占比超65%,而工业发展滞后,仅以低技术含量的纺织、水泥等产业为主。这种单一结构导致经济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
基础设施薄弱与自然灾害频发
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每年因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约18%的耕地(2.6万平方公里),需消耗大量财政资源用于救灾,进一步挤压发展资金。
历史积弊与外部环境制约
独立前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基础薄弱;独立后,东西部分裂加剧内耗,加上国际援助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发展动力。同时,地理位置偏远,缺乏吸引外资的核心优势。
总结 :孟加拉的贫困是人口、经济、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通过综合改革和外部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