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呈电中性的原子不带电。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其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质子和电子数量是相等的,因此原子整体呈现电中性,不带电。这是因为在原子内部,电子的负电荷与质子的正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1.原子带电的情况: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就会变成带电的粒子,我们称之为离子。如果原子得到电子,就会带负电,成为阴离子;如果原子失去电子,就会带正电,成为阳离子。
2.电中性的定义:电中性是指物体没有多余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也就是说,物体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是相等的。
3.电荷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电荷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原子的电中性正是电荷守恒定律的一个体现。
综上所述,呈电中性的原子不带电,这是由原子内部的质子和电子数量相等所决定的。当原子的电荷发生变化时,原子就会变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