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正确。共价化合物不只是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它们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
共价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合物。导电性是物质中的电子或离子在外部电场作用下移动的能力。共价化合物在固态下通常不导电,因为它们的电子被束缚在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中。然而,当共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或在高温下熔融时,它们可以分解成离子,这些离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导电。
1.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离子组成的,它们在固态、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2.共价溶液导电性:如硫酸、盐酸等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离解,形成大量离子,因此可以导电。但如酒精、蔗糖等弱电解质在水中只部分离解,形成的离子数量较少,因此导电性较弱。
3.熔融状态导电性:如食盐(氯化钠)在高温下熔融,离子间的束缚被打破,形成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
综上所述,共价化合物并非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它们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导电。导电性取决于化合物的状态和组成,以及它是否能形成足够数量的自由移动的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