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拍摄结束后被称为“杀青”,其含义源于古代制茶工艺与书写材料的演变,现特指拍摄工作完成并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具体原因如下:
制茶工艺的启发
“杀青”原指古代制茶过程中通过高温破坏茶叶内含物质,保持绿色并蒸发水分的工序。这一过程象征着从鲜叶到成品的定型,与电影拍摄中完成所有场景拍摄、进入后期制作的阶段性完成相呼应。
书写材料的演变
古代用青竹简记录,表面油滑难写,需通过火烤(即“杀青”)干燥后刮去青皮,形成稳定书写的竹白。这一过程象征着从可修改的草稿到固定成品的转变,与电影从拍摄到后期制作的阶段性定稿类似。
现代影视中,“杀青”保留了“完成、定稿”的核心含义,表示拍摄内容已确定,无需大规模修改。
行业术语的传承
尽管现代影视与古代制茶、书写无直接关联,但“杀青”一词因表达“最终完成”的共性被沿用。例如,演员完成个人戏份时也会说“杀青”,强调个人阶段的结束。
综上,“杀青”通过历史比喻,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抽象为“完成”概念,成为影视行业的通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