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睡眠中的快速眼动期(REM期)最容易做梦。
人类的睡眠周期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眼动期(REM)。NREM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浅睡眠、中度睡眠和深睡眠。在深睡眠阶段,人们很难被唤醒,此时一般不会做梦。而REM期是睡眠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大脑活动增加,肌肉放松,眼睛快速转动,梦境也最容易在此阶段出现。REM期的睡眠时间在整夜睡眠中占比约20-25%,并且随着夜晚的进行,REM期的持续时间会逐渐增加。
1.睡眠压力:当人体睡眠压力增加时,REM期会提前出现。例如,一夜未眠后,第二天的第一个REM期可能会在入睡后仅仅一个多小时就出现。
2.情绪影响:研究发现,情绪刺激可以增加REM期的出现。比如,经历过紧张、恐惧或者情绪波动大的事情后,REM期可能会被提前。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能会改变睡眠周期,影响REM期的出现。
总的来说,人在快速眼动期最容易做梦,而这个阶段的出现受到睡眠压力、情绪和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睡眠周期和梦境的产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