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池剩余污泥量的计算公式主要由污泥增长系数、污泥负荷、曝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决定。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公式一般为:Qs=Ks*Qf*Ns,其中:
Qs表示剩余污泥量,单位为kg/d;
Ks表示污泥增长系数,单位为d-1;
Qf表示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流量,单位为m3/d;
Ns表示污泥负荷,单位为kgBOD5/kgMLSS*d。
污泥增长系数Ks的大小取决于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一般经验值在0.6-0.8之间。
污泥负荷Ns的计算公式为:Ns=Qb/Cv,其中:
Qb表示进入曝气池的污水中BOD5的量,单位为kg/d;
Cv表示曝气池中混合液的污泥浓度,单位为kgMLSS/m3。
曝气池的有效容积Ve的计算公式为:Ve=Qt/(Nf*1000),其中:
Qt表示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单位为h;
Nf表示每日的污水量,单位为m3/d。
1.污泥负荷Ns的大小直接影响剩余污泥量,Ns越大,剩余污泥量越大。同时,Ns的大小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出水水质。
2.污泥增长系数Ks是微生物活性的直接反映,Ks越大,微生物的活性越强,剩余污泥量也就越大。
3.曝气池的有效容积Ve决定了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Ve越大,停留时间越长,污水中的有机物有更多的时间被微生物降解,剩余污泥量也就越小。
曝气池剩余污泥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污泥增长系数、污泥负荷、曝气池的有效容积等因素,这些参数的合理选取和控制对于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和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