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对BOD和COD的去除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60%至80%。
水解酸化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预处理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在厌氧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后续好氧处理效率。在处理过程中,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BOD是指水中有机物在好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溶解氧量。COD则是指水中所有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在化学氧化条件下所需的氧量。水解酸化池对BOD和COD的去除率较高,原因如下:
1. 水解酸化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可生物降解的小分子,如醇、酸和二氧化碳等,这些小分子更容易被后续的好氧微生物利用。
2. 水解酸化过程中,部分有机物被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这些物质在后续的好氧过程中被快速利用,从而提高BOD和COD的去除率。
3. 水解酸化过程有助于抑制某些难降解有机物,如长链脂肪酸和蛋白质等,这些物质在好氧过程中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然而,水解酸化池对BOD和COD的去除率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进水水质、温度、pH值、停留时间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与运行参数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以提高BOD和COD的去除率,降低处理成本。
2. 水解酸化池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处理效果有直接影响。研究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有助于优化水解酸化池的运行。
3. 水解酸化池与其他污水处理单元(如好氧池、沉淀池等)的协同作用对整体处理效果至关重要。合理配置各单元,可以充分发挥水解酸化池的优势,提高污水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