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身体变冰凉的主要原因是新陈代谢停止导致热量散失,具体机制及影响因素如下:
新陈代谢停止
死后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无法产生热量。此时体内原有的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持续向外界散发。
热量持续散失
辐射 :尸体以红外辐射形式向环境传递热量;
传导 :与接触物体(如地面、衣物)发生热交换;
对流 :空气流动加速热量散失;
蒸发 :体表水分蒸发吸热。
尸冷速度受多因素影响
环境温度 :环境越低,尸冷速度越快(如16-18℃时,每小时下降约1-2℃);
死者身体状况 :体强健者、肥胖者或急性热病患者尸冷较慢;
衣着与被盖 :覆盖物可减缓热量散失。
感知差异
活人皮肤温度通常高于尸体(约30℃以上),而接触时自身体温作为参照物,会感觉尸体更冷。此外,尸体的水分蒸发吸热效应也会增强冷感。
结论 :尸冷是热量自然散失的结果,实际温度最终与环境温度趋近。法医通过测量环境、风速等参数可估算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