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文人苏轼的一首题画诗。
全诗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描绘的是惠崇的一幅画作《春江晚景》。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既写出了桃花初放的景象,又描绘了竹林的青翠,二者相映成趣。次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以鸭子的活动揭示了春江水暖的信息,生动活泼。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描绘了春天江边植物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以河豚欲上江的情况,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整首诗以画面为引,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书画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惠崇,北宋时期的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鹭鸶、芦雁、桃花等,是“南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体现了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苏轼的生花妙笔,将一幅静态的画作赋予了生动的生命力,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