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中的重要节点,主要习俗和含义如下:
核心习俗:点灶灯(灯头生日)
民间在正月十三于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这一习俗源于元宵灯节临近,需提前测试灯具以确保正月十五正常点灯。部分地区还流传“上灯圆子落灯面”的说法,即当天吃汤圆象征团圆。
民俗时间范围
传统习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至正月十八落灯,期间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的民间谚语。
其他地区特色
西安关公祭典 :部分地区会在此日祭祀关公,贡品独特称为“添碟子”。
杨公忌日 :部分民间传说将正月十三视为杨家将忌日,需注意相关禁忌。
日期与寓意
正月十三在公历中每年不同,如2025年对应2月22日。民间认为“十三”谐音“实生”,寓意好事接二连三。
总结 :正月十三以点灶灯为核心习俗,兼具节日仪式感与民间信仰,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