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pac与pam的使用流程,主要分为pac的投加、pam的投加、混合反应与沉淀四个步骤。
首先,pac的投加。pac即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主要作用是通过电荷中和、吸附架桥等方式,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团。投加pac时,一般先将pac溶解成10%左右的溶液,然后通过计量泵或人工投加到污水中。
其次,pam的投加。pam即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絮凝剂,主要作用是通过吸附、架桥等方式,使絮团进一步增大,加速其沉降。投加pam时,一般先将pam溶解成0.1%左右的溶液,然后通过计量泵或人工投加到污水中。
然后,混合反应。pac和pam投加后,需要在混合池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反应,以便pac和pam能够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充分接触,形成较大的絮团。
最后,沉淀。经过混合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絮团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清水则上浮到顶部,通过出水口排出。
1.pac和pam的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pac的投加量在50-200ppm之间,pam的投加量在1-5ppm之间。
2.pac和pam的溶解,需要在搅拌下进行,以加速溶解过程。同时,溶解水的温度也会影响溶解速度,一般溶解水的温度控制在40℃左右。
3.pac和pam的投加顺序,一般先投加pac,然后再投加pam。这是因为pac的凝聚作用比pam强,先投加pac可以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初步凝聚,然后再投加pam,可以使絮团进一步增大,提高沉淀效果。
总的来说,pac与pam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pac的投加、pam的投加、混合反应与沉淀四个步骤。正确的使用流程和适量的投加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