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末期荀子的《赋篇》。
荀子的《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五篇,形式上以咏物寓意为主,采用主客问答方式,语言铺排堆砌,富丽精工,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赋体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荀子赋的出现,标志着赋这一文体的正式形成。
1.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理论,提出“性恶论”,主张“礼义生而制法度”。他的赋作充满了浓厚的儒家色彩,注重道德教化。
2.荀子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以咏物寓意为主,采用主客问答方式,语言铺排堆砌,富丽精工;二是内容上以道德教化为主,寓言寓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荀子赋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汉赋的影响,汉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深受荀子赋的影响;二是对赋这一文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荀子赋的出现标志着赋这一文体的正式形成。
综上所述,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末期荀子的《赋篇》,荀子赋对后世的赋体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