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对中断处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四个步骤。
1.中断请求:当硬件设备完成特定操作或发生异常情况时,会向CPU发送中断请求。中断请求是硬件设备向CPU发出的一种请求服务的信号。
2.中断响应: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会检查是否有中断请求,如果有,CPU就会暂停当前的任务,转而去处理中断请求。
3.中断处理:CPU暂停当前的任务后,会保存当前的任务状态,然后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会根据中断请求的类型,去处理相应的硬件设备或异常情况。
4.中断返回:中断处理完成后,CPU会恢复之前保存的任务状态,然后返回到被中断的指令处,继续执行被中断的任务。
1.中断向量: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和中断处理时的处理机状态字的集合,中断向量表是中断向量的集合。
2.中断屏蔽:中断屏蔽是指通过设置中断屏蔽字,来禁止某些中断的发生。中断屏蔽字是用于控制中断处理的特殊寄存器。
3.中断嵌套:中断嵌套是指在一个中断处理程序中,又发生了另一个中断请求,此时,CPU会暂停当前的中断处理,先去处理新的中断请求。
总的来说,Linux对中断处理的流程是一个有序、高效的过程,它保证了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响应硬件设备的请求和处理异常情况,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