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基本形态
竿高:通常为5-12米,幼竿密被白粉,老竿呈灰黄绿色,竿环与箨环隆起。 - 节间:长度30-45厘米,节壁薄(约3毫米),适合编织。
分布与栽培
原生于中国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1926年由南京引入美国。 - 栽植以春秋、冬三季为佳,需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可持续多年生长。
用途
经济价值 :笋可食用,竹材篾性好,用于编织篮具、农具等。 - 药用价值 :竹叶、竹卷心等可入药,具有清热、利尿等功效。
别名与特征
别名包括粉绿竹、花斑竹、毛金竹等,叶片呈披针形,叶耳及鞘口有繸毛。 - 植株呈乔木状,常绿,具有观赏价值。
总结 :淡竹是常见且多用途的禾本科竹类,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亚洲及美洲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