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土木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连接并增修了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大多为明朝所建。长城全长约21196.18公里,跨越了中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也是古代交通、通讯的重要设施。在古代,长城沿线设有烽火台,一旦发生战事,烽火台就会点燃烽火传递信息。
2.长城沿线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嘉峪关、山海关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3.长城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长城以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