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砖出现空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施工不当
基层处理不当:基层表面不平整、油污、水汽等都会影响瓷砖的粘贴效果。
瓷砖胶粘剂不合格:低质量的瓷砖胶粘剂粘接力弱,容易导致空鼓。
铺贴工艺不当:铺贴过程中,瓷砖与基层之间的空气未能排出,形成空鼓。
施工方式不合标准:例如,湿铺容易造成空鼓,因为砂浆含有较高水分,在干燥时容易形成空洞。
材料质量问题
瓷砖质量不佳:一些低质量的瓷砖,其背面的脱模剂过多或者瓷砖的吸水性不均匀,会阻碍瓷砖与粘结材料的有效结合。
粘结材料质量缺陷:如果购买的水泥存在受潮结块、过期等问题,或者瓷砖粘结剂的质量不达标,其粘结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变化:在铺贴瓷砖后,如果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如在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季施工,瓷砖和基层材料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粘结力时,就会出现空鼓。
建筑物沉降:如果房屋存在不均匀沉降,地面或墙面会产生微小的位移和变形,这也可能使瓷砖与基层之间的粘结被破坏,形成空鼓。
其他原因
热胀冷缩:在秋冬季节,早晚温差较大,地砖的水泥砂浆没完美干燥而温度却骤然下降时,会出现地面结冰,砂浆里的水分不能完全渗干。等白天温度上升时,会因热胀冷缩原理,导致地砖和基层之间出现动摇、脱落,最后变成空鼓。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也可能导致瓷砖空鼓。
建议
选择高质量的材料:确保使用的瓷砖和粘结材料质量合格,避免使用劣质产品。
规范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瓷砖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牢固。
注意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地板砖的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空鼓问题,避免问题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