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砖需要达到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平整度
地砖平整度用2米水平尺检查,误差不得超过0.5毫米,相邻砖高差不得超过0.5毫米,缝隙平直度3毫米。
地面地砖铺贴后,用大杠尺刮平,确保表面无明水。
空鼓率
瓷砖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空鼓率应控制在3%以内,主要通道上的空鼓必须返工。
单块砖允许有局部边角空鼓,但每自然间或标准间的空鼓砖不应超过铺贴总数的5%。
缝隙
地砖缝宽应控制在1毫米至2毫米之间,勾缝应均匀、顺直,与墙交接处缝隙合适,踢脚线能完全将缝隙盖住。
防水处理
卫生间防水应分两次刷,采用“墙刚地柔”的形式,确保墙面防水层牢固,无渗漏。
地面防水层完成后,室内墙面湿作业应完成,确保地面无积水。
地面处理
地面应打扫干净,根据地砖尺寸排设,设置水平线,并分块。
地面应保持足够湿润,防止空鼓现象。
施工工艺
地砖铺贴前,应预先用水浸湿板块,并码放好,铺时达到表面无明水。
铺贴时应按设计师电脑排版全屋通铺,窄条放沙发柜子下。
地砖抹浆工艺不应浇浆,墙面在做完成防水后,要做拉毛处理,附着力强,不掉砖。
质量验收
面层所有的板块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
砖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应平整,深浅应一致,周边应顺直。
踢脚线表面应洁净,与柱、墙面的结合应牢固,高度及出柱、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地砖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处结合严密牢固。
这些标准确保地砖铺贴的质量和美观,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空鼓、脱落等问题。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并在铺贴完成后进行仔细的验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