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要素解读
平面图
显示橱柜整体布局,标注长、宽、高及分割尺寸,包括吊柜、地柜、台面等位置。
注意标注的坐标系统(如ABCD坐标),通常以进门方向为基准。
立面图
从天花板视角展示柜体外观,包含门板、抽屉、拉篮、电器等细节尺寸。
通过立面图可判断柜体高度是否适合使用场景,以及柜门开合是否合理。
顶视图
展示地柜与吊柜的叠加布局,帮助确认层板高度和吊柜安装位置。
二、关键信息核对
尺寸标注
以毫米为单位核对所有尺寸,包括柜体、抽屉、拉篮等,避免因比例问题导致安装错误。
注意标注是否包含安装孔位、水管接口等细节。
符号与标注
熟悉常用符号(如门、拉篮、台面标识),理解线条类型(实线/虚线)表示不同结构。
检查标注是否清晰,避免模糊或遗漏。
三、施工前准备
功能区域规划
根据平面图布局,提前规划食材处理区、烹饪区、储物区等,确保动线合理。
注意燃气管道、水槽位置与橱柜的预留空间。
材料与配件确认
核对柜体材质、五金配件(如铰链、把手)的型号与设计图纸一致。
确认电器插座、燃气管道等隐蔽工程位置。
四、注意事项
施工顺序
先安装吊顶、燃气管道,再安装橱柜主体,最后安装台面和电器。
台面安装需预留调整空间,避免与柜体发生干涉。
避免常见陷阱
警惕设计师通过增加高柜提升总造价,实际使用中可能造成空间压抑感。
确认图纸比例与实际尺寸一致,防止因比例错误导致柜体倾斜或尺寸不足。
五、与设计师沟通
安装前与设计师多次确认图纸细节,熟悉其标注习惯,避免因理解偏差引发施工问题。
对于特殊需求(如定制柜体),及时在图纸上标注修改意见。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解读橱柜安装图纸,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若发现图纸存在疑问,建议结合3D模型或实物对比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