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外培训的政策支持,综合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
教育部推出全国统一平台,支持家长学生进行课程选课、支付、退费、评价及投诉,实现全流程监管。该平台还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参与校外培训服务。
多元化主体参与机制
鼓励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等社会机构开展非学科类培训,丰富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地方政府需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优质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
通过捐赠资源、技术支持等方式,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提升监管效能。
行业企业责任
鼓励企业以公益形式提供课程、技术或资金支持,促进校外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严格审批与资质管理
学科类培训机构需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机构改为审批制,严控新增机构数量。非学科类机构需符合设置标准并备案。
内容与收费监管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严控作业总量和时长。预收费需全额纳入监管,支持主管部门开展风险预警与执法监督。
支持“双减”政策 :通过规范管理降低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教育融合 :鼓励校外机构与学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以上政策体现了“政府监管、社会共治、规范发展”的思路,旨在构建多元协同的校外培训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