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出现在 0-9岁 之间。该阶段的道德判断主要基于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利益,具有以下特点:
惩罚与服从阶段(0-9岁)
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是为了避免惩罚,将“好行为”定义为受赞扬的、受惩罚的即为坏。
相对功利阶段(9岁左右)
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并非绝对,而是可以基于自身需求调整的,主要关注行为是否能满足个人利益。
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尚未形成内在的道德标准,其道德判断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自我中心特征。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将逐渐进入习俗水平(10-16岁)和后习俗水平(16岁以上),形成更复杂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