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类似省级统一考试)的俗称,其定义和特点如下:
考试性质
小高考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业评价方式,通常在学生高二或高三上学期进行,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试对象
仅限全国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纳入小高考体系。
高校招生依据
成绩直接影响高校录取,部分院校将其作为录取的直接依据,甚至与高考分数结合使用(如加10分录取)。
学业水平评估
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在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高校提供学生综合能力的参考。
科目设置
通常包含语文、数学、英语及学生自选的两门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总分为100分。
等级要求
实施6A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在6门科目中取得A等级,需在全省排名前10%才能获得。6A成绩可获高校10分录取加分。
升学压力
由于与高校录取直接关联,小高考导致学生面临较大学业压力,普遍存在“卷王”现象。
分流与公平性
部分观点认为,小高考为高校提供多元化录取渠道,但过高竞争可能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小高考是当前中国教育体系中兼具升学导向与学业评价功能的重要考试,其改革方向需在保障教育公平与减轻学生负担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