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自考的科目设置通常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或主考院校制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基础公共课
包括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为全国统一必考科目。
专业公共课
根据所选专业要求,需学习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
涵盖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例如商务管理类需学习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专业核心课/选修课
根据具体专业方向选择,如法学专业需学习宪法、行政法等核心课程,部分院校还提供选修课程供考生根据兴趣或职业需求选择。
部分省份(如广东)实行校考制度,校考科目通常为10门左右,由主考院校命题,难度低于统考科目。校考内容可能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混合,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5年改革后 :全国统考科目减少至3门(如新思想、马克思和近代史),其余为校考科目。
传统情况 :统考科目通常为4-6门,校考科目为10-18门。
优先掌握统考科目 :尤其是英语二、政治等高频科目,建议通过系统学习+真题演练突破。
结合自身情况选修 :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1-2门校考科目,避免选择法学、概率论等难度较大的专业课。
关注改革动态 :2026年起部分省份将取消实践考核,统考科目可能进一步精简,需及时关注最新政策。
以上信息综合了2025年最新改革政策及历年考试情况,具体科目设置以报名时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