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规章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涵盖组织管理、收支控制、监督机制等关键环节:
财务机构设置
独立核算单位需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会计人员;非独立核算单位需配备专职或兼职财务人员。
制度学习与监督
财务人员需定期学习财经纪律、会计法等法规,严格执行审批流程,拒绝白条报销和违规支出。
收入管理
各类收入(如会费、捐赠、培训费等)需开具合法票据,经审批后方可入账,严禁预算外资金混入预算内。
支出管理
实行“先申请、后审批”制度,重大支出需纪检、监察介入监督,报销单据需经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领导签字。
预算编制与执行
按“合法、规范、公平、节俭”原则编制预算,严格执行收支计划,确保专款专用。
资产管理
定期盘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防止积压浪费,保障财产安全。
内部监督
财务人员需主动接受民主理财小组、审计核查,确保账目日清月结,定期公布财务报告。
外部监督
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依法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需配合外部审计。
现金管理
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收入现金需及时存入银行,杜绝挪用或长补短短。
结算纪律
严格执行结算程序,拒绝违规转账,确保资金流向合法合规。
以上规章需结合具体单位类型(如医院、学校、企业)和行业特点细化执行,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高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