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季节的诗句,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季节特征,以下是按季节整理的经典诗句: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细腻笔触描绘春日清晨的静谧与生机。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通过景物描写展现西湖早春的活力。
韩愈《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以“草色”变化体现早春的微妙气候。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以红豆寄托春日思念之情。
杨万里《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细腻刻画夏日荷塘生态。
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通过色彩与光影表现夏日的清凉。
李商隐《晚晴》
“春去夏犹清,芳草亦未歇。”
描绘初夏时节的自然过渡。
白居易《观刈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反映农民对夏日农事的感受。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以“霜叶”成为秋日意象的代表作。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结合冬去春来的时令特点。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通过孤寂意象表达秋日愁绪。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展现边塞秋天的苍凉。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以极端环境烘托冬日孤寂。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通过梅花品格象征冬日坚韧。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以拟人手法赋予冬雪生命力。
冬至 :杜甫《小至》中“冬至阳生春又来”,体现节气循环。- 春联 :王安石《元日》可作为春联使用,寓意辞旧迎新。
以上诗句均围绕季节特征展开,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表达形成独特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