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3”模式是中国高考制度的一种改革模式,具体指以下内容:
必考科目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
选考科目
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形成“3+3”组合。 - 组合方式 :例如:物理+化学+生物,或历史+地理+政治等。
文理分科与不分科
传统文理分科模式被打破,考生不再被强制限制在物理/历史(文理分)的单一选择。 - 部分省份(如浙江)采用“7选3”模式,增加技术类科目。
等级赋分制
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方式,成绩按比例转换为150分制,计入总成绩。
录取依据
录取时综合考虑统一高考成绩和选考科目成绩(按比例计入总成绩),形成“两依据、一参考”机制。
学生自主性增强 :学生可根据兴趣、职业规划选择科目,减少因科目限制带来的压力。- 适应多元化需求 :高校可结合专业要求录取学生,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学习效率提升 :高中阶段即可确定升学方向,部分学生可提前规划大学专业学习。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采用“3+3”模式,但具体科目设置、等级赋分规则及录取机制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