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春日绿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以春风为剪刀,描绘柳枝的翠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现春风使江南大地重披绿装。
"江水绿如蓝,春来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以江水与江花的色彩对比,突出春日生机。
"水绿山青春日长" (刘威《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描绘晚春时节山水相依的绿意。
二、自然景观中的绿
"山亭夏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通过“绿林”展现雨夜山林的幽深。
"风轻水初绿,日晴花更新"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细腻刻画春日清晨的微妙色彩变化。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李白《南轩松》)——以苔藓与秋烟的绿意,营造静谧氛围。
三、边塞与荒野的绿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通过边塞植物展现荒凉中的生机。
"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 (李白《代赠远》)——以“绿丝”(柳枝)反衬征途的孤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虽未直接写绿,但可通过“长河”暗示边塞的荒绿。
四、其他经典诗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以山水相依的绿意,表达旅途寂寥。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李白《怨歌行》)——借“绿鬓”(青丝)暗示忧国忧民的衰老感。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以色彩对比突出鹅的灵动。
注:部分诗句如《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与《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为同一诗句,此处仅列举一次。建议阅读原诗体会色彩与意境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