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于臣”是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其含义和结构可归纳如下:
“长于臣”直译为“比臣(我)年长”,其中:
“长” :意为“年长”,表示年龄上的比较;
“于臣” :介宾结构作状语,表示比较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臣(我)比较”。
该句属于 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于臣长”(即“比我年长”),但为强调或语法需要,将介宾短语置于谓语动词“长”之后。
状语后置特点 :介宾短语“于臣”作状语,修饰谓语“长”,符合文言文倒装句式特征;
省略现象 :原句省略了主语“他”,完整表达应为“(项伯)长于臣”,意为“(项伯)比我年长”。
出自《鸿门宴》中张良与刘邦的对话: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
翻译为现代汉语为:“刘邦问:‘他和你年龄谁大?’张良回答:‘他比我大。’”
综上,“长于臣”通过状语后置的句式,简洁地表达了年龄比较的结果,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与倒装结合的用法。